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父親們,兒子們——孽子台灣


父親們,兒子們——孽子台灣


廖志峰(允晨文化發行人)



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

我們的血裡就帶著野性,就好像這個島上的颱風地震一般。



——《孽子》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書單開出,白先勇老師的長篇小說《孽子》,列名其中。我開始尋思這其中的意義。

這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徵文活動,它的重要性不僅在發掘作家,更是鼓勵閱讀和書寫,從而發現自己和反視自己所在的台灣。台灣作為一個島嶼的存在,有它命定的島嶼性格與宿命。先後來到這座島嶼的人,操著不同的語言,傳落不同的文化,各族裔語種的發展,隨同人的命運開展而在這裡延續交錯,像藤蔓一般地糾葛。台灣的歷史並非只單線發展,而更像是各權力群屬的輻射湊泊,端賴如何看待,如何書寫;最重要的是,講述者的權力位置決定一切,中國作家張承志在《鮮花的廢墟》中所提到的「勝者的歷史」,就是這個意涵。公元曆1949年線,也屬箇中具體代表,一個歷史洪流的大河灣。但是,1949年以前呢?

語言環境就是族裔活動的生態描述,福佬語、客語、日語、原住民語/南島語,語言標示出的主從位階,就是權力分配以及權(詮)釋權力的消長關係,現今眾所聚焦的1949年大敘述,以及上接的歷史系譜,剛好顯示因為一個新語言/權力的進入,而相對使原本的語言/記憶系統消音,有一整代失語的人,包含你我的父親們母親們,失去對自身經歷和歷史的敘事;失語,因而被動地沉默,成為1949年以後的歷史點綴,或旁觀者。這樣,我輩只能透過文字閱讀,重新去發現在最後覆蓋的表土之下,更生猛真實的島嶼圖像。

這個閱讀與書寫工程,與其說是歷史的,政治的,還不如說是更生物性的,人文式地探索存在。當然,因為各自的傳承不同,我們也會耙梳出不同的記憶和敘述系統,如英諺所說,Like Father,Like Son,我們的身分認同因父(啊母親呢)親們不同而相異,只是剛好相遇在台灣——相逢有樂町。在台灣,真正的失敗者並不是將「失敗者」大寫的族裔,反而是相對失語的群屬;失語,而失去了對自身歷史的權(詮)釋,在新社會的位置也就此不同,啊!人的命運,因人而傾軋擠壓。閱讀,正是要去找出被遺忘或被掩蓋的一代人的存在心影,重現我們的Mother Tongue,母親們的舌頭/語言。

在這個始點,從重新來看《孽子》,或許更可體會出不同意涵。「孽子」作為解碼密語,功能性十足,從字義上來看,即可知不屬於主/正流位置,非主流價值。在政治上的影射,其實也是屬於1949年以後大撤退來台的人,正是︰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在社會面,「孽子」則代表一種對堅不可摧的父權/異性戀世界的衝撞,一種邊緣人;在文學上,《孽子》開出的同志書寫,把視角伸入社會邊緣,從一個邊緣位置切入,看流離邊緣的人,相濡以沫,深度書寫,悲天憫人。這些邊緣人因1949年大撤退而加入更多元背景的成員,或者說,這是人性的故事,自然聚合。《孽子》以台灣特有的颱風意象席捲文壇,衝撞父權社會最大的禁忌,在戒嚴時期開出不同的缺口,勇氣驚人,又力道十足。其中不只有濃重的鄉愁,但更濃重的,是書中肅殺的軍權氣息和父權陰影。孽子們總活在父親的陰影裡,難以掙脫。在真實生活裡,就算是在宗教,不管是基督教或伊斯蘭,也難以寬容,因為違返上帝/第一因造亞當夏娃/男女分立的本意,只有人,才能彼此寬容。但弔詭的是,寬容,是屬於上帝的權力,是父親們的權力,被逐出伊甸園的孽子,終難以救贖。這本書沒有最終的救贖,只有命運/敘述的循環,小說不是在結尾時又洩漏這種天機嗎?

《孽子》最早發表在1977年,在《現代文學》復刊號第一期連載,1983年結集成書,這本小說在寫實的程度上,簡直是諧擬台北同志活動區域圖,有真實的街道名稱、具體的公共場所,對饑餓的描寫更是著墨頗多,彷彿要從大啖食物中渲洩人的基本慾望,但更現實的意義是,對蜉蝣一般的人生,寄予深度地同情理解,大筆寫出的人道關情\懷,令人動容。一直以來,世人咸以《台北人》為白先勇老師的代表鉅作,對《孽子》多以同志小說目之,但這本書其實對時代樣貌氣味樣貌的書寫更具體濃厚,撼動人心。這本書以簡筆勾勒彼時的大台北地圖,新公園,三元街,萬華,中山北路,中和鄉,三重鎮南機場等,有如親歷,書中人物有包含不同族群背景,如外省第二代的李青,李青的本省籍母親,阿玉,老鼠的客家嬸嬸,外省籍楊教頭,楊教頭乾兒子原住民青年阿雄,外省籍背景大官傅老爺子、王尚德,當然,還有因敗戰來台被革去軍職李青的父親。這是一個時代縮影,一群人來到台灣安身立命,又因緣際會,不分背景,在新公園裡共同造出一個叛父的孽子世界,以父親的肋骨。這個血裡帶來的孽子,在義大利版《孽子》(Il maestro della notte)是如此呈現,據朋友珮玲告知:”Il maestro della notte” 的英文直譯為”master of the night”,義大利文本來是指在夜間出沒的一種吸血鬼,被借用來當做書名,一來影射春青鳥們異常的生活型態,並帶給讀者奇異的聯想,二來讀起來既好聽又響亮,與英文版的書名 Crystal Boy 一樣,都是音義兼顧的妙譯。雖說是水晶男孩,但這世界的撲朔迷離,難以測度。

但「孽子台灣」的意思是什麼?《孽子》的命運和台灣的命運有什麼關聯?從衝撞父權/殖民體制的角度來看,「孽子」的命運和台灣的命運其實有某種相類似的底蘊,都在努力掙脫父權社會/殖民勢力的宰制,尋求自己的前程,尋求平等的認同和接受,同志的出櫃和大聲喊出台灣的名,道路同樣坎坷。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讀來別有感觸。我把《孽子》讀成台灣/邊緣群屬的寓言,也看成一種指涉,面對中國強權或黨國體制,台灣的命運,需要自己的努力來救贖。主流的價值是由有權力者所定,發現真實的自己,追求自己的命運,或許可以從閱讀得到開悟。「反者,道之動。」這是寫作《出中國記》的康正果給我的啟示。


我們的血裡就帶著野性,就好像這個島上的颱風地震一般。


生在台灣,長在台灣,颱風地震注定與我們相終始,對孟子所說:「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體會應該也會有所不同吧。不同時代的孽子,各有要挑戰的命運和承擔,這是我所讀到的,「孽子」意涵。

媒體報導:蘋果日報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舉辦「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參賽者須從主辦單位提供之書單閱讀後撰寫感想,最高獎金可獨得15萬元,網址:http://readtaiwan.blogspot.com/。電洽:(02)23633703

資料來源: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427835/IssueID/20100411

媒體報導:中央廣播電台


全球文化網 : 徵文大獎等你拿


快訊內容

今天敏次在全球文化網節目中,第一部份會介紹一項獎金高達十五萬元的徵文活動,這是由財團法人成文成博士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讓大家來了解陳文成博士過去在那段戒嚴時期愛台灣和愛這塊土地的精神,希望透過閱讀好書和書寫好文,增加青年人對台灣的認識與關懷。

第二部份敏次會介紹一位在法國留學的台灣音樂系高材生楊雅晴,她將在法國的生活集結成一本百吻巴黎的有趣圖文書,這本書的創意竟然是向一百個陌生法國男子索取深情一吻喔,雅晴的爸爸是很開明的,她說多虧了爸爸的全力支持,讓她可以用這樣的人類學文化角度來深度刻畫法國文化的內涵,本集精彩內容請收聽敏次今天的全球文化網。

資料來源:http://www.vft.com.tw/radio2/Minnan/Minnan_DispatchContent.aspx?ProgID=175&DispatchID=26285

媒體報導:Hinet新聞


只要連繫起來 平路談記憶的回歸

教育廣播電台 / 胡美足 2010/04/08

台東縣家庭教育中心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合作辦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MV首映暨閱讀分享會,第三場次4月10號(六)下午2點在台東兒童故事館舉辦「只要連繫起來----談記憶的回歸」講座,將邀請平路老師分享其閱讀和探索的經驗,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網址為:http://www.readtaiwan.blogspot.com/),敬請把握機會,以免向隅,洽詢電話:089-323319。
平路,本名路平,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理統計碩士。是知名小說家、評論家,創作面向涵蓋社會、政治、性別等議題。
資料來源: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2847479&option=recreation

媒體報導:人間通訊社

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MV首映暨平路老師閱讀分享會

台東縣家庭教育中心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合作辦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MV首映暨閱讀分享會,第三場將公開播放活動MV及活動主題曲,並由平路老師分享其閱讀和探索的經驗,講題為「只要連繫起來-談記憶的回歸」。此活動將在4月10日(六)下午2點,於台東兒童故事館舉辦,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網址為:http://www.readtaiwan.blogspot.com/),(地址:台東市大同路103號,電話:089-323319)登場。活動精彩絕倫,敬請把握機會,以免向隅。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 人間社記者 張武吉 提供
http://life.fgs.org.tw/content/culture_art_news.php?ArticleNo=39938&news_class=SS06

媒體報導: 聯合文副


聯副文訊/「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聯合報╱本報訊】2010.05.01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邀請15至35歲具備本國國籍之年輕人,從主辦單位提供的書單(49本書)中,撰寫心得感想,題目自訂,體裁、形式不拘。設置首獎獎金15萬、優選獎金5萬以及參加獎獎金2千元共70名。即日起開始收件,2010年5月20日截止。詳情請上網: http://readtaiwan.blogspot.com/,詢問電話:(02)2363-3703。

http://udn.com/NEWS/READING/X5/5570796.shtml

媒體報導: 民視新聞

閱讀台灣 重新發現人與土地 2010/04/24
您有多認識自己所生長的台灣?陳文成博士基金會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的徵文比賽,49本精選的台灣相關書籍24日在高雄舉辦閱讀分享會,一起來看看如何透過閱讀別人的生命故事,發現自己和社會的聯繫。

49本精挑細選、和台灣鄉土人文有關的好書,搭配富和鄉土情感的場景及動人歌曲,以書為主題的MV令人印象深刻,這部「閱讀台灣、探索自己」的MV,24日星期六首度在南台灣高雄公開播放,同時還邀請了知名作家參與討論和分享。

為了傳達愛台灣、愛鄉土的精神,陳文成博士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徵文比賽,希望年輕人透過閱讀,重新整理生命的意義,陳文成博士基金會將在台灣北中南東舉辦4場MV播放及閱讀分享會,歡迎大家一起來尋找自己和社會的聯繫。(民視新聞鄧山田高雄市報導)

http://news.ftv.com.tw/?sno=2010424U11M1&type=Class

媒體報導: 太平洋新聞網

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2010, 1. 20

【記者王蓉蓉/台北報導】根據近期調查,台灣大學生一天上網將近5小時,其中男大學生愛玩通訊交友、女大學生愛上部落格。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在1月20日下午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會,邀請到劉克襄、陳柔縉等作家,就是要跟年輕人分享玩通訊交友、上部落格也不要忘記探索自己,讓自己的表達更有深度;而探索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最切身的台灣本土著作。

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和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美國)今年計畫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旨在傳承陳文成博士愛台灣、愛鄉土的精神,拓展閱讀台灣之風氣。透過閱讀和書寫,使青年增加對台灣的認識,對自己的瞭解;透過比賽,進一步帶動台灣意識的思索、形成對話。

完整閱讀: http://www.pacificnews.com.tw/shownews.php?postnewsid=10&titleid=39787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媒體報導: 獨立媒體 TWIMI

我如何閱讀旅行書和指南-劉克襄



完整閱讀: http://www.twimi.net/2010/04/blog-post_3705.html

媒體報導: 玉山公民網

徵文比賽獎金15萬等你來拿
由 DC Tiffany 發表於 [ 文化新聞 ] 2010-04-07
「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
徵文比賽4月20日起收件

【玉山公民記者DC Tiffany台北報導】

為帶動新世代思考台灣意識的多元可能性,透過閱讀和寫作促進跨世紀的對話,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與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美國)聯手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徵文比賽,邀集五位學者與作家組成選書委員會,精選出49本書單,舉辦讀後心得徵文比賽,凡15歲到35歲、具中華民國國籍的青少年均可參加,主辦單位為鼓勵寫作,還將發給70名參與者每人獎金2000元,可說是人人有獎,頭獎則最高可得獎金新台幣15萬元。

完整閱讀: http://www.formosapost.com.tw/blog.php?do=showone&type=blog&itemid=3561

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

陳文成基金會徵文閱讀台灣
記者陳思嫻/台北報導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主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傳承陳文成博士愛台灣和愛鄉土的精神,希望透過閱讀和書寫,增加青年人對台灣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了解。

徵文比賽邀請作家傅月庵、柯裕棻、《數位時代》雜誌總主筆詹偉雄等人,擔任選書委員會成員,選出包括《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殺鬼》、《奔跑的母親》等49本書籍,邀請15至35歲年輕人,挑選其中一本書寫下閱讀心得參賽。

首獎為新台幣15萬元,收件日期從年4月20日起至5月20日止,6月30日公布得獎名單。詳情可詢:02-23633703。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il/4/today-o11.htm

媒體報導: 民眾日報(PcHome)

台東:台東縣家庭教育中心與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合作辦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MV首映暨閱讀分享會,第三場將公開播放活動MV及活動主題曲,並由平路老師分享其閱讀和探索的經驗,講題為「只要連繫起來----談記憶的回歸」。此活動將在4月10日(六)下午2點,於台東兒童故事館舉辦,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是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及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美國),為傳承陳文成博士愛台灣、愛鄉土的精神而舉辦。將邀請15~35歲的年輕人從主辦單位提供的書單(49本書)挑選書籍,閱讀後寫下讀書心得參賽,比賽首獎獎金高達新台幣15萬元,另外還有參加獎獎金2,000元共七十名。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閱讀和書寫,使青年增加對台灣的認識,對自己的瞭解;透過比賽,進一步帶動台灣意識的思索、形成對話。平路,本名路平,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理統計碩士。是知名小說家、評論家。

完整閱讀: http://news.pchome.com.tw/society/commonsdaily/20100407/index-12705845333123744002.html

媒體報導: 高雄市三洋維士比教育基金會

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MV首映暨詹偉雄老師閱讀分享會「閱讀台灣--你與我的自我」

詹偉雄老師現為《數位時代》雜誌總主筆、學學文創副董事長,目前於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進修。擅長以社會學的視角解讀社會現象,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經濟史、科技史、設計史、城市身世與運動史(Sports)。詹偉雄老師亦為此次徵文比賽的選書委員,他曾在徵文比賽啟動記者會上說:『陳文成博士成為老天使30年了,他能給台灣年輕人的啟發,就是為今天被看成迷惘一代的台灣青年人找一條行動的出路。』『自我,來自於對過去一遍一遍的重述。將一次次重述連貫起來,找到一條意義的鎖鏈,才能找到行動的出路。年輕人要將自己的生命史和社會史重新連結在一起,找到意義的鎖鏈。』而在這一次的閱讀分享會當中,詹老師將與來賓分享如何透過閱讀別人的生命故事,重新整理自己的生命史,尋找意義的源泉,發現自己和社會的聯繫。

這場以「閱讀台灣----你與我的自我之追尋」為題的講座將於4月24日(六)下午2點,於MASA TAKAO瑪莎打狗咖啡館(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林德街3號2F,電話:07-7264503)登場。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

http://www.sanyofund.org.tw/action.asp?id=282

媒體報導: 玉山社

閱讀台灣,玉山社好書最多!
由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與陳文成教授紀念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讀書心得徵文比賽(最高獎金新台幣15萬元),已經開始了。這個活動是台灣史上獎金最高的「讀書心得」徵選,目的在鼓勵台灣青年透過閱讀別人所書寫的台灣故事,發掘心中的台灣,進而找尋及創造自己及台灣的下一個可能。

完整內容: >> http://www.tipi.com.tw/activity.php?news_id=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