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如何貼上[活動貼紙]?

本活動的貼紙,貼出來效果如下:
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語法很簡單,把下面這一串木星文字 [copy] 起來,[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要呈現的地方,就可以了。


<a href="http://stickeraction.com/2010readTaiwan/go" title="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img src="http://stickeraction.com/2010readTaiwan/sticker/" alt="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border="0" /></a>



如果覺得貼紙太大張了,不符合版面的配置,怎麼辦?
其實也不難,換來使用下面這一串木星文就可以了。


<a href="http://stickeraction.com/2010readTaiwan/go" title="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img src="http://stickeraction.com/2010readTaiwan/sticker/" alt="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border="0" width="90" /></a>


2010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
如果這2個SIZE,還是不合適怎麼辦?那很簡單,只要調整上面那段的 width="90"
把 90 改成可以跟畫面配合的寬度即可。
不難吧~~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49《孽子》



《孽子》

《孽子》,白先勇〈允晨文化,1992〉

《孽子》是白先勇最著名的小說,也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同志小說之一。小說主題是一群社會邊緣的少年以新公園為活動核心的愛情和友情。故事背景設於1970年代的台北,不但訴說了刻骨銘心的愛情和不為社會包容的絕望,也細膩呈現當時台北各階層的生活樣貌、飲食與都市空間經驗。當男主角悽惶地在台北漫遊,躲避警察騷擾,四處尋覓可安歇的角落時,我們彷彿也跟著他,看見了當年的台北。

──柯裕棻/推薦

48 《頭家娘》



《頭家娘》

《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高承恕 (聯經,1999)

這是一本理解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特殊小書,因為它呈現的是一種特殊的風貌:理性化的經濟組織和過程背後,有一個剽悍又溫柔的女人世界。

嚴格說來,台灣是靠上個世紀一九六○年代之後的加工出口經濟,慢慢地取得了經濟的自主,進而建立了國際間的自信。在這個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裡,為數好幾萬家的中小企業是主力,這批老闆們白手起家、提著○○七手提箱全球接單,因而被看作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英雄」。然而,八○年代由東海大學社會系高承恕教授和其學生們所作的研究卻發現,許多老闆的太太(也就是「頭家娘」)不論是在企業的資金供給、社會網絡或經營管理上都扮演著異常重要的角色,所謂的台灣奇蹟,其實有著台灣特色的「女性貢獻」於其中。

對家中曾是中小企業的台灣年輕世代而言,這也是一本了解「家族史」的指引書,原來那曾經有過的壓力、奮鬥和痛苦、喜悅都不單僅由我們個人獨自承擔,而是社會所共有的。

──詹偉雄/推薦

47《蕃薯人的故事》



《蕃薯人的故事》

《蕃薯人的故事》,張光直( 聯經, 1998)

媽媽湖北人,爸爸台灣人,戰後從北京返台,張光直以一種似客又主的少年眼光,細膩查覺政權更換在小鄉鎮的具體顯影。穿越戰後初期短暫的自由,他被一九四九年的逆流所噬,淪為思想有問題的學生,關進監獄。此書薄薄,不像一般回憶錄長篇巨幅,專寫戰後初期的受迫經驗。或許因作者是知名國際的人類學家,受了苦,寫來卻沒有一點眼淚,平靜回憶著事實,反而讓出更多思索與激盪的空間。

──陳柔縉/推薦

46《餘生》



《餘生》

《餘生》,舞鶴(麥田,2000)

2004年舞鶴受邀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參與文學討論會,與會的美國人問他,你在台灣的讀者有多少人?舞鶴當場說,兩三千人吧!那個問話的美國人看來非常錯諤,也許是,無法理解舞鶴口中說出的數字。

會後,有人再次確問:「你怎麼說讀者只有兩三千人?」

「我的讀者為什麼不是兩三千人?如果我的小說一刷有三千本,賣了好幾年,連第一刷都沒賣完,我可以說我的讀者有五萬十萬人嗎?」

2010年,距離《餘生》初版一刷整整十年,這個數字變成一萬,不,還不到一萬。

一本可列入台灣近三四十年來最重要著作的《餘生》,曾經讀過的不到一萬人,該困惑的是台灣的讀者,而不是那個問話的美國人。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推薦

45《蝶道》



《蝶道》

《蝶道》,吳明益(二魚文化,2003)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的「六識」書寫,從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角度切入,在蝶類觀察中,發想人類內在與外在活動,相應而成的情境。下半卷「行書」則是島嶼行旅,觀察台灣蝶類的第一現場,探討不同族群面對自然,在台灣島上交雜留下的歷史遺痕。台灣自然書寫者長期面臨文學性與自然觀察間分寸拿捏的問題,作者輕易地跨越了此一難度,以嫻熟的西方科學見識,進行一次細緻而龐大的本土自然論述。

──劉克襄/推薦

44《臺灣重遊》



《臺灣重遊》

《臺灣重遊》,作者:舒國治/繪者:鄭在東〈大塊文化,2008〉

舒國治的觀察力和文字功夫已經是有口皆碑了,而鄭在東的畫中蘊含深沉原力,是近年來極受國際矚目的畫家。這本《台灣重遊》結合舒國治的文和鄭在東的畫,以台灣各地的地景或生活風俗為表現主題,呈顯出相當不落俗套的台灣印象。如此視角寫台灣,如此畫風畫台灣,均是以往未曾見的視野。由於是舊書重刊,因而書中仍存有老台灣那種鄉野草根的踏實氣味,以及小城市悠緩的世俗生活紋理,讀來令人格外懷念。

──柯裕棻/推薦

43《臺灣味道》



《臺灣味道》

《臺灣味道》,作者:焦桐/繪者:李蕭錕(二魚文化,2009)

「台灣經驗」絕對不是抽象的,你只要動身走到街市中,享用一頓台灣小吃就知道了。在地的新鮮食材,搭配店老闆家傳數代的烹飪方法,構成了小吃的飲食風味,只消吃上兩口,成長童年的記憶便紛杳而來,歷史事件、個人遭遇、時代轉折、經濟動盪……,總會和某些飲食經驗糾纏不清──因為「味道」是最難忘卻的記憶。

詩人焦桐近年來以「台灣飲食」為志業,除了糾集美食家、以米其林指南的方法出版「餐館評鑑」,也同時以身作則書寫「美食文學」,這本〈台灣味道〉以鄰里街巷間最常見的台灣小吃為出發點,考究歷史淵源與烹調義理,間或詳解某些食材甘味之正道,讀來香味四溢,讀者閱讀,自然難免也會因此進入時光走廊,無端地勾勒起一些「台灣經驗」來……。

──詹偉雄/推薦

42《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作者:馬偕/譯者:林晚生(前衛,2007)

這是馬偕醫生的筆記、日記和宣教報告整理而成的紀事,英文原書出版於1895年。早年的中文譯名為《台灣遙寄》,這本《福爾摩沙紀事》是重新翻譯整理的新版本。由於原書是為英文讀者而寫,書中有大量的生物學和人類學式的考察,所以描述便極其可能的詳細。此書對當年台灣的動植物生態、地理水文、原住民和漢人生活習慣都有翔實的紀錄,同時也有馬偕醫生坦白真誠的祈禱和辛苦傳教的經過。這是理解十九世紀末期北台灣風俗民情最容易也最清楚的作品。

──柯裕棻/推薦

41《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藍佩嘉(行人,2008)

這本書的封面書腰上,是這麼寫著:「今年最好看的學術鉅作」,放眼2009年的各個賣書廣告中,這句話大概是「最接近真實的書腰廣告」了。

長久以來,台灣學術書與大眾閱讀市場涇渭分明,一方面是學者的研究與社會脫節,為了完成國科會規定的表定「升等」流程,學者多半專攻冷僻的學術角落陣地,在防禦中步步推進,其具體的實踐,便是一篇篇幾乎沒有讀者的論文;另一方面,在學院成規的折磨下,學者逐漸失去熱情,寫作變成公事公辦,學術書中該有的睿智知性和深邃感性,逐漸地磨損殆盡。

還好,台大社會系年輕的副教授藍佩嘉,創造了例外。《跨國灰姑娘》讓台灣讀者深入身邊東南亞幫傭們的心靈世界,並且透過她們的故事,了解了我們未必明白的「作為雇主的自己」。同時,它也展現了冷靜知識的魅力,指明了個人痛苦、困境的根源,是如何深埋在社會之中。
因而,它是一本讓人重燃多重希望的書──對於人、對於社會、對於知識、對於書。

──詹偉雄/推薦

40《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



《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

《跨戒:流動與堅持的臺灣社會》,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等(群學,2008)

這是為紀念台灣解嚴廿年而出版的論文集,全書由十六篇社會學論文組成,涵括面向甚廣,從認同政治、經濟發展、移民政策、環保運動、社會運動、宗教文化到健保制度,均有深入的分析。每一篇論文都明確地以「生活在台灣」的實際經驗作為研究主題,因此全書相當踏實地呈現台灣的社會結構狀況與問題癥結所在。如同多元文化的精神,這些從各個不同視野相互參照的文章不約而同指向一個共同的期待:打造一個更平等更公平的自由社會。

──柯裕棻/推薦

39《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朱天心(印刻,2002)

眷村,1949年之後,漂浮在台灣地圖上的孤島,如今已皆散去的竹籬笆裡的春天。眷村被土地包圍,眷村也在滲透土地。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感嘆他們飄零消逝,卻也證明「落紅並非無情物,化做春泥還護花」,來自原鄉的眷村文化滲透進入台灣的土地,無論食衣住行育樂口語文字……都讓台灣的土壤更加多元豐饒,乃轉成「蕃薯不怕落土爛,只要子孫代代湠」矣!

──傅月庵/推薦

38《嫁妝一牛車》



《嫁妝一牛車》

《嫁妝一牛車》,王禎和(洪範,1993)

這本短篇小說集收錄王禎和從1960到1973年間的短篇作品,作品中的人物都是這段經濟起飛時期的鄉下小人物。1966是他相當多產的一年,最知名的短篇「嫁妝一牛車」就是其中一篇。這些故事看似詼諧,主角乍看是丑角,但是細究其寓意,則他們可笑之處實在悲辛,那種阿Q樂觀的態度恰恰反應當時台灣社會力求現代化却在文化上感到極度困惑與自卑的時代。

──柯裕棻/推薦

37《黑熊手記》



《黑熊手記》

《黑熊手記》,黃美秀(商周,2002)

本書是一位女性動物學者長年在山區的田野調查紀錄。手記裡清楚地告知了,在資源有限下,尋找瀕臨保育動物台灣黑熊的艱苦過程。文中亦涉及諸多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自然保育的困難,還有作者在野外成長的心路歷程。透過作者清新質樸的文字,讀者更能進入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跟隨其研究步伐,一窺台灣陡峭地理下壯麗的山脈景觀。 

──劉克襄/推薦

36 《無彩青春》



《無彩青春》

《無彩青春─蘇建和案十四年》,張娟芬(商周,2004)

無彩青春,青春無彩,但是否就黑白分明了呢?「無彩工」的青春,灰濛濛一片,誰也不知光明何在?三名無知少年,無故捲入一起慘絕人寰的命案。一、二、三審皆宣判死刑,三次非常上訴,五任法務部長拖延執行死刑,誰也沒把握真相是什麼?纏訟12年後,少年門獲判無罪,嫌疑卻難洗清,「司法不公」的說法,隱然可聞。到底法律能否實現人間正義、捍衛人權,讓生者含笑,死者瞑目?張娟芬生動描繪全案審判過程、荒謬的、無奈的、愁苦的、殘酷的無彩青春物語於是展現……。發生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殘酷兇案,鄰家男孩的悲劇,誰都應該關心!

──傅月庵/推薦

35《無花果》



《無花果》

《無花果》,吳濁流(草根,2007)

作家吳濁流生於110年前,這本自傳式的作品,仔細描述他成長的日本時代,及其兩端相連的不同時代,包括他聽來的清治和他親眼看見的國府時代。文采卓越,文字耐嚼,內容兼有理性與感性,細微和大要交織恰好,而身在時代裡,能做超越時代的推敲,更是難得。要瞭解台灣史,此書不可不讀。

──陳柔縉/推薦

34《野火集》



《野火集》

《野火集》,龍應台(圓神,1985)(時報,2005)

一個學英美文學批評的女子,從個人投書開始,發表社會批判性的文章,要求國家機器和體制改變。不想,竟意外地在解嚴時期前,成為推動整個社會改革的浪潮。《野火集》裡每篇文章的發表都引發市井小民的議論和矚目,字裡行間流露的感情更成為多數讀者的共同渴望。一九八五年底,本書結集出版時,遂形成一股燎原野火。

──劉克襄/推薦

33《莎喲娜啦.再見》



《莎喲娜啦.再見》

《莎喲娜啦.再見》,黃春明(聯合文學,2009年)

事情正在循環。一九七○的台灣,號稱「經濟起飛」,其實方自世界分工體系最下層掙扎往上爬。上層的日本人,除了把高污染多公害的產業轉移到美麗之島。更以台灣女性為魚肉,四處買春炫耀。黃春明用他的筆,寫下台灣人的無奈與屈辱,也寫下了純樸鄉土的人情與世故。30年後,台灣上了一層樓,起飛轉高舞,竟也像「經濟動物」,張牙舞爪到東南亞到中國買春打砲。這是被壓迫者的洩憤,還是台灣人的不知羞恥?好的小說像一面鏡子,照見了這塊土地的美,也不時提醒了人的惡。

──傅月庵/推薦

32《殺鬼》



《殺鬼》

《殺鬼》,甘耀明(寶瓶,2009)

山川大地來往子民皆有其靈,透過奔放的想像,遂成為一代又一代的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台灣傳說至1949年後幾近告終。1987年桎梏脫落,想像又起,再經20年的醞釀,遂成甘耀明這本書。6年級世代對台灣島嶼的極致想像,不僅是魔幻寫實,不僅是鄉野傳奇,更是重新被找了回來的台灣想像力。

──傅月庵/推薦

31 《將軍族》



《將軍族》

《將軍族》,陳映真( 洪範版, 2001)

故事描述一個大陸來台的退伍老兵,跟一個台灣女孩間的忘年之愛與殉情之死。主人公孤苦零丁,沒什麼學歷,在康樂隊擔任喇叭手,時而替婚喪喜慶吹奏樂曲。女孩出身貧苦人家,因生活所迫,被賣到私娼寮作妓女。故事一路發展下來,二個族群間的種種生活和文化隔閡,在兩個卑微人物身上竟消彌於無形。文本既濃烈反映了資本主義時代,台灣經濟困頓和農村凋蔽的狀態,更流露出作者濃郁的鄉土情懷和社會意識。

──劉克襄/推薦

30《討海人》



《討海人》

《討海人》,廖鴻基(晨星,1996)

作者以自己出海打魚的海洋經驗,創造了「海湧伯」這個老漁民的角色。如同大多數東海岸的漁民,老人大半輩子都在海上,在浪裡來去,和宿命搏鬥。經由此書,透過其質樸簡潔的文字,我們才見識到海洋的豐厚世界,更感受到海洋不可預知的詭異魅力。此書的問世亦如台灣海洋文學的重要視窗,點擊之後遂綻露出一個可能的廣大天地。

──劉克襄/推薦

29《真與美〈一〉》



《真與美〈一〉》

《真與美〈一〉》,東方白(前衛,2001)

自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大稻埕就是台灣人文明的火車頭,那裡既是台北與國際接觸的最前站,也是商販密集所在。富貴風流多,大稻埕的文化與時尚,具領風騷。作者東方白出身此地,又生於一九三八年,是一個還看過刺繡莊的大稻埕之子。回憶起大稻埕,其文字的步調活潑、表情豐富,夾在其中的台語一點兒也不尷尬,妙趣橫生。要探索大稻埕,此書彷如著名文學家親身在地導覽,讀來大呼過癮。未讀過這本回憶錄,最好不要說你去過大稻埕。

──陳柔縉/推薦

28《時光命題》



《時光命題》

《時光命題》,楊牧(洪範,1998)

台灣是個詩人島。從舊詩的年代到新詩的世紀,從瀛社櫟社南社到現代藍星創世紀龍族,新舊詩人們南北串連,酬唱不斷。那是鬱悶人生的抒發,更是現實人間的純化。從「葉珊」到「楊牧」,他不停地寫著,寫過去寫現在寫台灣寫海外寫吳鳳寫林沖寫花季裡年輪的傳說也寫有人涉事的星圖,於是都成了「時光命題」。楊牧,台灣最堅定不移的詩人。他的詩,讓你從台灣看得更高更遠更開闊!

──傅月庵/推薦

27《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

《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呂紹理(麥田,2005)

本書是日治時期台灣參加的「博覽會」社會史研究,在經濟、傳播與休閒文化發展均有討論。日本治台五十一年間,臺灣參與島內外的博覽展示活動高達三百餘次,米、茶、糖、樟腦等因此成為國際知名的台灣「特產品」。同時,因博覽會而產生的旅遊活動也逐漸普及。

在博覽會中,作為殖民地的臺灣一再成為展示觀看的對象。本書探討博覽會展示系統與殖民政治的關係,並分析台灣如何理解殖民者所建構的形象,以及這種理解如何影響實體的台灣社會。

──柯裕棻/推薦

26《看見十九世紀台灣》




《看見十九世紀台灣》

《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作者:費德廉/譯者:羅效德〈如果,2006〉

〈看見十九世紀台灣〉是一本由西方人的眼睛來看台灣的著作,只不過時間點挪前到了十九世紀。十四位作者大部分來自船堅炮利的殖民地國家,因而他們的眼光既有盲點,也有因距離而產生的洞見。

由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角度閱讀這本書,因為時間、空間、文化間距、凝視視角的差距,可以獲得一種特殊的「台灣理解」:我們透過這些老外的書寫重新「陌生化」熟悉的台灣,從而看見了我們自己向來習焉不察的盲點,以及由陌生而來、一種直面自然山林的美感悸動。另本書附贈台灣古地圖,是任何人都應買下的必備收藏。

──詹偉雄/推薦

25《昨夜雪深幾許》




《昨夜雪深幾許》

《昨夜雪深幾許》,陳芳明〈印刻,2008〉

此書是當代台灣文學與政治的人物紀事,而且是作者個人回憶的抒情散文,感性且犀利,書中提及的文學作家或是政治人物,都因而更生動更貼近了。本書的寫作方式是從作者自身的生命交會點切入時代背景,使得這本以政治和文學為主題的書沒有生硬的政治、艱澀的分析和激烈的口號,反而多了一份溫暖和親切。本書提供了另一種感性且不失現實感的方式理解當代台灣文學和黨外政治。

──柯裕棻/推薦

24《奔跑的母親》



《奔跑的母親》

《奔跑的母親》,郭松棻(麥田,2002)

他是台灣前輩畫家叛逆的兒子,他是海外保釣運動的搴旗大將,他是台灣黑名單列名人物。他才氣縱橫,他,命途乖違。一生花果飄零,與故鄉緣薄情未了的台灣小說家代表作,講二二八、講遠方的母親、講星光燦爛的那一夜,講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一九五○年代。寬廣的歷史視野,讓仇恨成了悲憫。「現在你在台北很難找到這樣燙手的心了。」人們這樣說著郭松棻。

──傅月庵/推薦

23《奇萊前書》



《奇萊前書》

《奇萊前書》,楊牧(洪範,2003)

楊牧的散文雅緻如詩,且又比詩多了更明確的童年回想和時代憂思。《奇萊前書》是早年三本散文的結集,如今看來,三本散文正好組成一本相當完整的前期個人自傳。書中寫東海岸壯闊的海洋和荒莽的山岳,也寫創作和求學的心路歷程。台灣東部山風海雨的浸潤養成楊牧綿密堅定的性格,他寫洶湧狂野的太平洋波濤,也寫風中款擺的椰子樹和曲折的心事。楊牧的文字不只是溫柔敦厚,在此書中我們看見蘊藏強大如烈日如海洋如山的感動能量。

──柯裕棻/推薦

22《走過兩個時代的公務員》




走過兩個時代的公務員》

《走過兩個時代的公務員—從臺灣總督府到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蕭富隆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06)

本書的形式看起來很簡單,不過就是把同樣的問題,訪問了十一位老前輩,以問答呈現而已。但受訪者是平常很容易被忽略的縣市鄉鎮的基層公務員,又橫跨日治後期與國府時代,由他們來比較兩個時代的政府,角度特別。低階公務員憶往,沒有虛偽或粉飾的動機,答題樸素,加上許多回答與主流敘述不同,更值得傾聽。


──陳柔縉/推薦


21《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



《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

《我是不是平埔人DIY 》,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著〈原民,2001〉

幾百年前,平埔族還是台灣平原地區的主人,十八世紀因漢化而逐漸消失,但是,平埔的血液仍然留在多數台灣人的體內。本書提供許多自我追尋的方法,像是從祖居地的地名,若有「番」或「社」字,大約原是平埔人的聚落。清廷愛給平埔人改姓「潘」,因是傍「水」而居「番」,所以,台籍姓潘,多數可推測是平埔後代。本書也明列平埔人聚居的村里,可供對照,全書充滿著追索與發現自身根源的趣味。

──陳柔縉/推薦


14《台灣歷史圖說》





《台灣歷史圖說》(增訂本),周婉窈(聯經,2010)

要從正規歷史學的角度來理解「台灣史」,這本〈台灣歷史圖說〉大概是最少爭議、最具反思性(因而不會有特定意識型態的價值貶抑和自我吹捧)、最關心歷史中行動者的行動意義與動機(因而具有文化感)、也最好看(圖片既多又動人)的一本書。
作者周婉窈是專攻台灣史的本土學者,相信是她土生土長的成長背景、嚴謹的學院歷程(1991年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洗練的歷史書寫文體,讓這本書的閱讀過程充滿著喜悅與感激,光看看第十一章「台灣人的美學世界」,就足以讓人回味再三。

──詹偉雄/推薦

20《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回憶錄》




《自由的滋味》

《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回憶錄〈二○○九年增訂版〉》,彭明敏〈玉山社,2009〉

彭明敏和李登輝只差一歲,兩人教育背景相似,最後卻在某個時間點分奔。本書可看到一個六○年代的政治環境,以及台籍知識菁英如何被國民黨高層政治圈接納,成為台大政治系主任、聯合國中國代表團顧問,最後卻因主張自由,從上升的明日之星,墜地為囚犯,並秘密逃出黑籠般的島嶼。隨著書中一言一語,重新走過台灣來時路,能知今天的自由滋味,其中含著沉沉的苦。

──陳柔縉/推薦

19《老海人》


《老海人》

《老海人》,夏曼‧藍波安(印刻,2009)

小說裡有五篇環環相扣的故事。三位男主角都是現實社會的失敗者。在傳統和現代的夾縫中,失落地退回到蘭嶼,退回到大海邊,苟延殘喘地活著。以前,作者常在作品裡生動地描述海洋和人之間的靈性互動,這回作者對達悟族人的生活環境少了美化,面對外來商業消費和宗教信仰的入侵,更多的是,族群的文化失落,以及生活的迷惘。

──劉克襄/推薦



1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


《回歸現實》

《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蕭阿勤(中研院社會所(群學經銷),2008)

台灣與中國之間不僅有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也有著從「對抗」到「擁抱」等不同態勢的文化認同爭議。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蕭阿勤教授的〈回歸現實〉一書,嘗試勾勒一九七○年代一群台灣年輕世代的心智圖象,這群年輕人因為「退出聯合國」的外交挫敗,而感知到自身歸屬到一個更大的世代運命之中,透過「中國民族敘事」和「個人敘事」的連結,他們群起投身於政治性的行動。
〈回歸現實〉一書是台灣第一本由「敘事」的理論觀點進行經驗研究的著作,讀完本書,除了對台灣某段不受矚目的歷史有了嶄新認知,也會領略到掀起西方知識界「敘事之轉向」(Narrative Turn)的敘事理論,其串連「敘事-認同-行動」的某種特殊魅力。

──詹偉雄/推薦

17《吃朋友》



《吃朋友》

《吃朋友》,作者:簡媜、楊茂秀等∕故事.黃照美∕主廚.石憶∕整理(印刻,2008)

台灣人吃台灣菜。台灣菜跟台灣人一樣,從四面八方流向了這個地方。福州菜、江浙菜、閩南菜、客家菜……,何菜不台灣?八個朋友八次宴會八個故事,從日治、抗戰,一直到白色恐怖年代,邊吃邊聊,有吃擱有講,吃完成朋友。「那些貧苦無依的、那些受盡壓迫的、那些渴望自由的,全都可以到我這裡來……。」這就是我們台灣!

──傅月庵/推薦

16《田園之秋》



《田園之秋》


《田園之秋》 ,作者:陳冠學/繪者:何華仁(前衛,2007)



英國有《四季隨筆》,美國有《湖邊散記》,中國陶淵明歸去來兮,台灣幸有《田園之秋》,得堪比美。一名知識份子歸隱田園,朝雨鋤瓜夜讀書的日記體隨筆,講天地時序之美,說田園草木鳥獸之親,談風土人情之樸。陳冠學筆下,恬靜的台灣農村,已成為台灣人永遠的故鄉,香煙裊裊的心頭神龕。「一襲寒衣不用棉,秋高猶自草芊芊;雁來花豔蘆浦少,細雨村村噪暮蟬。」古人竹枝詞所寫,於是不虛!

──傅月庵/推薦



本書以日記體例寫成,描述著作者歸隱田園之後的生活實錄。作者善於以民間博物的知識結合哲學思辨,闡述生活奧義。同時以細膩的觀察,凝鍊的文字,透過南部台灣農村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反映台灣這塊美麗大地所孕育的內藏之美,更寫下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諸多篇章皆蘊含了深層的人文思考和觀照,流露對台灣田園生活的緬懷和讚歌。

──劉克襄/推薦

15 《永遠的山》



《永遠的山》

《永遠的山》,陳列(玉山社,1998)


因為山在那裡,所以我們有了台灣。台灣山拔地而起,百岳綿延不斷,遂成鑄成了故鄉堅硬的背脊。活在台灣,放眼四望,你總見得到山。陳列,有心人也。寫山寫樹寫雲海寫植物,從玉山到八通關,從秀姑坪到瓦拉米。筆下樸實無華,山林湧然而出。永遠的山,永遠的台灣。

──傅月庵/推薦

13《台灣氣象傳奇》



《台灣氣象傳奇》

《台灣氣象傳奇》,洪致文〈玉山社,2007 〉

作者洪致文是台灣著名的鐵道專家,他所寫的〈台灣鐵道傳奇〉一書是台灣第一本研究鐵路文明與歷史記憶的專書,膾炙人口多年。然而,雖然洪致文以鐵路為個人興趣,但他的本科卻是「氣象」,台大大氣科學系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洛杉磯加大(UCLA)大氣科學博士學位。
〈台灣氣象傳奇〉是一本介紹台灣各地氣象站的趣味之書,各地的氣象站建築與觀測任務,因其所在地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這些差異除了反映地方氣候與人文景觀,也透露出在歷史中各個不同際遇所促成的偶然結果。閱讀本書,相當於從另一個極其稀有的角度,認識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

──詹偉雄/推薦




12《台灣建築史》



《台灣建築史》

《台灣建築史》,李乾朗(五南,2008)

古蹟是歷史最具體的橋樑;要通由這條路徑來瞭解台灣的過去與現在,非讀李乾朗的書不可。李乾朗的著作非常多,不妨選擇最新的這一本。此書依時間順序,條理清楚,一目瞭然;各時期的特色也簡要提示;許多舊建築,以筆繪鳥瞰圖呈現,綜覽全貌,有一般由下往上拍門拍窗的古蹟彩照所不及的活潑。讀了這本書,再進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看恐龍前,就知道可先抬頭找找那混有美洲馬雅建築風的痕跡。

──陳柔縉/推薦



11《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



《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

《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王泰升(聯經,1999)

傳統中國律法並沒有現代「民事法」的概念,清代法律是用一部大刑法來包住人民私法間的關係,像欠錢不還這種事,衙門大人有權強令還債,也可以依拖欠時間長短和金額大小來杖打債務人屁股,以示懲罰。從清治轉入日治時代,台灣開始有法院、檢察官和律師,司法制度才脫胎換骨,大步走向現代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成現代模樣,閱讀本書,能得到結構性的瞭解。

──陳柔縉/推薦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10《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三版)》,若林正丈(新自然主義,2009)

作者綜合當代台灣政治學研究的成果,採取一套說明戰後台灣政治構造和變遷的假設,是一本提綱契領的當代台灣政治史概說。對於從威權統治到民主化的過程,中國國家認同和台灣國家認同之間的辯證,本書既掌握宏觀的視野,又提供精湛的分析,是瞭解戰後台灣政治變遷,最重要的政治學/歷史學著作之一。


09《代書筆、商人風 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




《代書筆、商人風 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

《代書筆、商人風: 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林玉茹、王泰升、 曾品滄、 吳美慧、 吳俊瑩著(遠流,2008)

近年來,觀看台灣歷史的角度愈來愈寬闊,社會生活演變受到極大重視。非功成名就的庶民,其生活經驗也值得記錄與探究。本書為台南善化百歲老人孫江淮的訪問紀錄,孫老先生把他生活的各個面相都說盡了。當過代書,所以能說法制變化;做過生意,能說鄉鎮社會百態,也能說戰爭時的商業運作;愛玩,所以能說日本時代的娛樂。本書面向豐富,主人翁又出身台南縣,堪稱百年台南縣生活史的經典。

──陳柔縉/推薦



08《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




《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

《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王鼎鈞(爾雅,2009)

這是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的最後一部。四本書將近百萬字,敘事節奏緊湊,寫作籌畫過程長達廿年以上,是一套史詩式的作品。
《文學江湖》作為完結篇,恰好是台灣戒嚴時代最有力的見證。這本《文學江湖》非常誠實,寫歷史的怒濤和時代江湖的險惡,讀者可以從傳神而簡潔的文字中看見一個少年如何在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威權統治下求生存,而白色恐怖又如何影響社會和人性。

──柯裕棻/推薦

07《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天地有大美》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蔣勳(遠流, 2009)

本書集結了作者在廣播節目的生活美學講稿,鼓勵大眾從生活細微面出發。美不是從藝術裡發覺,而是將美拉近到食衣住行的層次。美感訓練也不困難,美感生活更不貴遠。人人皆可從最平易的生活面,伸展感知的觸角,悄然讓心靈釋放。也都能輕易學習,放緩生活步調、舒緩生活壓力,進而實踐有質感、有品味的生活。

──劉克襄/推薦

06《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




《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

《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作者:鹿野忠雄/譯者:楊南郡 〈玉山社 ,2000〉

作者是傑出的博物學家,對台灣高山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本書是其年輕時,在台灣進行上百天連續高山勘察的紀行文章。書中除了文字優美的高山景觀描述外,更發揮博物學及民族學的縝密觀察與學養,忠實呈現三0年代初台灣山地的布農族生活、動植物生息狀況,精彩地呈現台灣的高山風貌。在日本亦被譽為早期「日本高山文學三大名著」之一。

──劉克襄/推薦

05《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湯錦台(果實出版社,2001)

四個世紀之前,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的遠洋船團,開啟了歐洲大航海年代的序幕,資本主義、跨國貿易、冒險心靈、保險金融……等諸般我們如今熟悉的現代制度,環繞著十七世紀的海上爭鬥而逐一紮穩根基。在這場世界性的大變局裡,我們很難想像:台灣居然會捲進東、西海上強權的角力之中,並且扮演了重要角色;台灣甚且以其「樞紐之島」的位置,創造了東亞海上貿易的盛世。
民間歷史學者湯錦台以其個人的好奇,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再現出台灣動人心弦的海洋文明身世,似乎也詮釋了台灣日後能成為OEM/ODM小巨人,其來有自。


──詹偉雄/推薦




04《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人民的力量》

《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黃煌雄〈玉山社,2006〉

七○年代發軔、八○年代壯大的「黨外運動」,除了促成日後民進黨的成立、國民黨的解嚴,更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各式理論、概念、人才、實踐的育成所。要理解台灣近代史,就不能不理解「黨外運動」。
在十多年的「黨外運動」歷史中,一九八一年陳定南參選宜蘭縣長,是一個關鍵性的事件。在那場選戰中,從無政治資歷的鞋業商人陳定南當選縣長,翻轉了國民黨壟斷的地方政治結構,並且開啟了二十多年的「綠色執政」歷史,陳定南個人更以其獨特的政治人格與效能理念,樹立了「廉能政治人」的範型;而宜蘭也因陳定南與後續者的堅持,成為台灣「非工業立縣」的另類發展典範。
〈人民的力量〉由當時曾任陳定南助選大將的黃煌雄主導,號召當年工作者還原歷史,記錄陳定南從政的起點與宜蘭政治生態的變遷,是民進黨內部少見的反省之作。

──詹偉雄/推薦



03《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作者:陳柔縉/繪者:梁旅珠(時報,2009)

刻板印象中,「歷史書」總有幾個難以親近的特質:它們寫的是昔日王公將相的故事,和當下尋常讀者的經驗世界距離遙遠;它們往往要求要求讀者閱讀前即具備起碼的通史常識,非專業讀者讀來便不免挫敗;最糟糕的是:那些歷史書並不看重「歷史」與「現在」、「未來」的意義連繫,讓歷史變成「真空包裝」中的枯燥史料。
陳柔縉寫的一系列台灣日據時期日常生活史的著作(由〈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宮前町九十番地〉、〈囍事台灣〉、〈台灣摩登老廣告〉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完全一新台灣歷史書的寫作範式,藉著一樁樁有趣的常民生活事件,讓我們輕易地窺看到昔日社會運作的來龍去脈,明白了過去與現在的幽微聯繫。讀了她的書,有如參與了台灣近年來最意外的驚喜事件。

──詹偉雄/推薦



02《11元的鐵道旅行》



《11元的鐵道旅行》

《11元的鐵道旅行》,劉克襄(遠流,2009)

台灣有鐵路,起自1891年。日治時期,環島鐵路雛形略見。1991年,環島鐵路網接軌,百年鐵路,於焉有慶。坐火車是台灣人的集體記憶,「火車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丟,咬喲磅空內……」傳唱一代又一代。劉克襄愛旅行,邀請你從南到北,自西徂東,買票坐火車,用腳探「鐵枝路」。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一站又一站的風景,一處又一處的人情,讓你翻看台灣的層次,故鄉的美麗。

──傅月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