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中學組]優選:游晴歡/生命,從簡樸出發


生命,從簡樸出發—11元的鐵道旅行讀後感



/游晴歡




許多大城市的建構是由車站為出發點向外延伸的,車站彷彿是一位老人,隨著歲月流逝,見證城市的成長茁壯,記錄著一地興衰的歷史軌跡。此地的分別往往是彼地的相聚,車站成了人生中一個回憶的象徵、故事的場景。修築與廢站,擴建和荒涼,其榮存與凋零如樹的年輪般深深地刻畫人間情事與世間風情,永不抹滅。


劉克襄說:「搭火車是環保而簡樸的旅行。花費很少,卻耗費很多時間。但那是用最輕微的自己,再接觸這片土地。」就如同每個車站將自己融入一個區域,將自身縮小為城市的一隅,進而放大連結四方,構成發達的交通網。對我而言,每一次搭乘火車,都是旅程中十分特別的體驗。不只窗外流動的美麗風光,亦包含車內的人事景致,猜想上一位旅客和下一位旅客是誰?帶著什麼樣的故事和心情啟程?這樣的想像,何嘗不是一趟天馬行空的旅程?

有一回,鄰座那位帶著孫子的奶奶和我聊天,雙手有著歲月侵蝕的痕跡,膚色深又暗,捧著白嫩嫩的饅頭,像是從一棵老樹上開出的一朵白花。而小孫子在座椅上爬上爬下,十分活潑好動,咬著的油條的嘴邊油油亮亮的,老奶奶邊叮嚀邊拿出手帕來,為小孫子擦擦嘴角。下車後,我朝老奶奶的背影望了一眼,想起了我的祖母。她也曾經帶著我坐火車探視家人,在車上也是如此悉心照顧我;在擁擠的月台,緊緊牽著我的手,猶記得祖母掌心的溫暖,那是祖母對我的呵護關懷,是我成長的力量。日後也許和老奶奶無緣再見了,緣分的無常,讓人驚喜相遇,也讓人惆悵莫名。

雪隧通車前,火車是我連結外地城市的出口,喜歡隨著火車特有的節奏,欣賞窗外美麗的田野風景,品嚐蘭陽平原的綠地藍天和特有的人文風情。以前從舊家窗戶望去,便可見到火車鐵軌,依傍著鐵軌的是綠油油的稻田,微風徐來,彷彿成了一片綠海。我總猜想車上的旅客一定驚嘆這如畫的風景,每見一輛火車經過,心中暗暗歡喜,深深引以為傲。我好奇火車行駛的去向,對外面的世界抱持著憧憬,如此單純的想望與真誠的眼光,如今似乎已隨著成長而式微了,在閱讀這本書後,喚醒了我的鐵道回憶,也尋回了童年那純粹的心念,這會是我日後自省的動力,自勉預見挫折之際,須釐清根本,掌握問題的本質,剷除偏見與雜念,更能有效解決難題。書中隱隱約約的火車聲串起了我的童年,也清楚此童心印記將會是我溫存的人生風景。一列列火車是駛向一趟趟未知的旅程,而今,我也須努力向未來邁進,一路向未知探索。

所謂「用最輕微的自己,再接觸這片土地」縮小自我,放大視野,這是劉克襄多年來鐵道旅行,和土地親密接觸後的心得。而我從賞鳥這個大視野中,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饋。

賞鳥,源起於父親。台灣鳥類生態豐富,不同季節常見到不一樣的鳥類,而同一種鳥類又有夏羽和冬羽之分。透過賞鳥,我感受到四季的遞嬗,我見習到了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原則,也動容於大自然的豐富度與靈動性。徐志摩曾說過:「是人沒有不想飛的。」因此飛翔的鳥兒變成了一種精神象徵,更是理想的幻化,也成為賞鳥更高深的意境--人與自然的合諧共處,學習尊重自然界,欣賞自然的豐美。

父親能從鳥類飛翔之姿,來辨別其類型,這是多年來累積的心得。老鷹喜乘風盤旋,隨氣流而上;海鷗御風滑翔,甚是美麗;冬訪的鴿子,飛翔時伸長頸部且努力振翅,其模樣總引人發笑。如此點點滴滴的鳥經,匯聚成流,潺潺流淌過我興奮的雙眸、灌溉我好奇的心田,培植出聆賞萬物的溫柔心,這都得感謝父親的悉心教導。如今,雖無法一眼即辨明鳥兒類型,卻能略識一二。每每看見父母賞鳥的熱忱與專注,便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父母亦細心體察我的一言一行,耐心傾聽,尊重包容,及時關愛,並不時予以支持與鼓勵,凡此知我解我愛我的用心,皆是我成長的重要能量。

維護自然,即是種尊重。賞鳥總是安靜的、且維持著一定的距離,以不打擾鳥類為原則。為此有狂熱的愛鳥人士,身穿迷彩裝,臉部塗綠,頭髮上插著樹枝,但求勿擾鳥兒活動。這些年來藉由賞鳥,全家人培養出共同興趣,拉近彼此距離,建立彼此間會心一笑的默契,那多年來潛在的代溝,也因賞鳥培養出尊重與包容的心態而消融了,欣見自己從賞鳥中開拓了視野的寬度與生命的高度。

鳥類世界豐富多采,或獨特出眾、無與倫比的美麗;或鳥喙鳥腳色澤深淺有別、即風情迥異;或群居,或獨行,或怕生敏感,或平易近人;原來鳥類社會和人類社會皆是多元文化。不知他們是否也會有愛恨情愁、名利之惑等人類擺脫不了的情慾掛礙呢?通常候鳥來訪有一定慣性,甚或候鳥變成定居鳥之例,一如常在宜蘭水田間見到的候鳥花嘴鴨,已長期定居成留鳥,與原生鳥類和平相處、相安無事。不禁揣想,台灣斯土斯民又何苦族群之爭呢?

施振榮在天下雜誌專訪裡曾說過:「小我是在大我之下,大我好,小我自然就好。」而生態保育、環境保護正是關懷大我的最佳途徑。在此書中,我也讀到了作者濃厚的人文與自然關懷,「我學習,從快中找慢,從科技中發現自然。也藉由高鐵經過的新地理,接觸到另一個台灣,另一個自己。」劉克襄將搭高鐵喻為看生態電影,看見生態破壞的怵目驚心,看見老農老嫗栽植綠肥,養土護地和大地之間的溫柔依存,也看出了台灣永續經營的問題--如何在開發建設和環境保護兩者取得平衡,找到新的出路?

近年來,環保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議題,各國政府努力尋找生態新出路,希望能在對環境傷害最低的情況下進行開發,例如建設前的「環境評估」、綠色消費的推廣,空污費的徵收,清淨家園活動等,都是希望能對環境保護有所助益。從台灣放眼至全球有大地船屋計畫的拓展、生態之旅、淨山活動的倡導,而媒體方面則推出了許多相關電影及紀錄片,例如:不願面對的真相、伊甸園的藍金、都對生態保育知識的推廣發揮良好的效果。

而我所生長的蘭陽平原,近年來雪隧的開通,成為環保團體關注的焦點,然而早在1994年,為了預先因應北宜高通車後可能對環境引發的衝擊,宜蘭縣政府委託台大完成了「2001新蘭陽計畫:宜蘭縣實質發展整體計劃」,之後陸續也提出了一系列環保計畫。十幾年前,宜蘭放棄了台塑,在就業機能的提升與環境保護之間選擇了後者,但適當的計畫使得利澤工業園區已成了新興的太陽能聚點。而我對於土地,向來保有一份熱愛,對環境保護政策亦全力支持,並落實資源回收,回歸簡單的生活,注意生活中會為環境帶來影響的小動作,改變生活習慣,自去年開始,和同學中午都吃素食,並配合學校的節能計畫,希望透過這些小習慣為環保盡一己之力。

「鐵道不只是旅行,它還是鄉土教學,也是環保教育,自然教學不可或缺的課程。」不論是「都是灰塵的和平」之和平站,山里面臨裁撤的小學,古樸的無米樂家園菁寮,桂竹編織這門手藝的失傳危機、候硐站前兩家麵攤的傳承問題、平溪箭竹筍的循環農耕哲理、二結的浪漫農業革命、大坡地的變革、奮起湖老街的小吃創意,鐵路便當傳統和科技文明的共存等,都象徵著台灣當前的美好和憂愁。傳統價值和科技理念能否共存?為社會開創新局,那是一條能以傳統為基石邁向科技文明的路,此外,農耕的改革,無毒家園成形的可能性,亦深切地影響著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而永續經營的理念更是需要所有人的投入與努力。

我相信,生命從簡樸出發,最動人!過簡單的生活,真誠待人,與人為善、與自然共存,無疑是樂活的王道,除了賞鳥外,我也願意藉由簡便的鐵道旅行、發現台灣之美,探索斯土斯民動人的生命力,培養體察人間情事的溫柔與敦厚,終能豐富生命的內涵與價值。




閱讀選書: 《11元的鐵道旅行》,劉克襄(遠流,2009)